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《端午帖子词》是苏轼(字子瞻)创作的一首诗词,描绘了端午节时采集草的场景,表现了对草性的探索和研究的情感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中文译文:
采秀撷群芳,
争储百良。
太医初荐艾,
庶草验蕃昌。
诗意:
这首诗词描述了端午节期间人们采集草的情景。诗人通过描绘人们争相采集各种美丽的花草,并将它们保存下来,以备制作物使用。其中太医首次推荐使用艾草,人们则开始验证各种草的功效,使得草的种类和用途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。
赏析:
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期间采集草的热闹场景。诗中的"采秀撷群芳"表达了人们对美丽花草的热爱和追求,同时也强调了草的珍贵性和价值。"争储百良"暗示人们相互竞争,争相采集各种草,以便将其储存下来,用于物的制备。太医初次推荐使用艾草,可以看作是对草使用的新尝试和探索,也反映了当时对草疗效的不断研究。"庶草验蕃昌"中的"庶草"指普通的草,"蕃昌"表示草的种类和用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。
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文字,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的景象,展现了人们对草的珍爱和探索精神。诗人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们采集草的热情和对草性的探索,表达了对自然界草资源的珍视以及对科学研究的推崇。整首诗词既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,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,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关注和利用,并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呵护之情。
duān wǔ tiě zǐ cí
端午帖子词
cǎi xiù xié qún fāng, zhēng chǔ bǎi yào liáng.
采秀撷群芳,争储百良。
tài yī chū jiàn ài, shù cǎo yàn fān chāng.
太医初荐艾,庶草验蕃昌。